2011年3月26日星期六

梦想与追求 ——观王鑫生新画作有感

 梦想与追求
—— 观王鑫生新画作有感

·张 新·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画家王鑫生告诉我,他正在创作以伟人孙中山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于是,我来到这位老朋友的画室。虽然有多日不来了,但眼前还是我记忆中的景象,散乱的颜料,参差不齐的刀笔,大幅画布上迎面扑来的的线条、色块,无不在传递着艺术家对伟人的膜拜,对艺术的思索。

孙中山。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曾经蒙垢、和被强迫遗忘的名字;这是一位真正的伟人,中华民族启蒙的思想者、先驱者,是中国结束封建专制、走向共和的奠基者。他高扬的民主火炬,历经百年仍熊熊燃烧,光芒不减;他一个世纪前向全世界宣示的建国纲领,和他对民族、民生、民权的主张和追求,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情怀,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仍为中华儿女所苦苦追寻。


神似且形似的面容,放射着思想的光辉;而巨人的身躯,却幻化成顶天立地的常青树,壮硕的驱干深深植入大地,伸向蓝天,巨大的绿色华冠投射出盎然生机和希望,萦绕飞舞的白鸽宣示着自由、和平。画作透出伊甸园般的光明和纯净,简洁明快的构图,气势夺人的布局,大开大阖的挥洒,讲述着华夏第一伟人无人可与之比肩的丰功伟绩……

画家对我说,蓝天白云,倾天巨树,和飞翔的和平鸽这三个元素作为艺术符号,均服务于画中人物手捧和宣读的建国理念。象征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把中华大地从腐朽没落、历尽屈辱引向历史巨变和百废待兴,强烈地释放着一种民族希望,民族精神,和民族梦想。作品中所表现的孙中山已然冲破人物形象的框架,升华为理念,光明和希望的总代表。听着他的介绍,油然而生对他的钦佩,作为近年来在美术界影响力越来越大的著名画家,王鑫生一刻也没有停止在艺术领域里突破自我的探索。我十分清楚这种大题材作品的创作难度,不由对他的大胆想象和独具慧眼所折服。

然而,画家给我的惊讶并没有停止,当我被领到另一幅作品面前时,我又一次被触动。说它是一幅震撼之作并不过分,这是一幅在绘画风格上与前面的作品完全相异的画作。首先感染观者的是统驭全篇的主调色彩,射出温暖和煦且有强烈穿透力的光辉,沐浴在这道光芒中,耳边会响起庄严的管风琴乐声,同样温暖的和声侵淫心灵,令人肃目;没有一丝不谐音,纯净厚实的、压倒一切的主调和弦,使人油然而生宗教般的虔诚和顶礼膜拜。很难相信这色彩是用画笔和颜料勾勒出来的,画家对我说这色彩来之不易,耗费了他不少心血。我个人也特别喜欢这色调,因为它毋庸置疑地带给我一种神圣感,世间的一切污浊丑恶仿佛都在瞬间被涤荡净化。我相信,画家在营造这色彩、这氛围那一刻,他的内心应该是溢满了神秘和崇敬。

作为人物,国父的形象在这幅画作里,与前者大异其趣。前者的威严被慈祥所代替;前者的形神兼具改换成粗犷坚硬的轮廓,给予人物以鲜明的雕塑感和历史感。画中的国父,双目微合,象在深思,似在冥想。画家对我说,伟人去了,留下的是无价的精神遗产。也可以说,画中的国父,永远在思考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一直在光照人间,福泽大地。是呵,画家抓住了塑造伟人的钥匙,赋予了画作超越时空的力量,一座丰碑就这样浑然而成。

这幅作品的意境深邃而致远,给人留下极为广阔的审美空间和遐想。百年沧桑、风云变幻;上个世纪已写进历史,一个时代已划上了句号。遥想逝去的百年,政争党伐,外侮内患;腥风血雨,民族浩劫;俱往矣,一代风流。历史舞台,生旦净末,虽都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然尘埃落定,盖棺公论,伟人独夫,领袖枭雄,泾渭分明。历史就是这样残酷而公正,国父沉默着微笑着目睹着一切,给来者以无尽的启迪。

历史的画,画中的历史,作者用心描绘,观者用心体验。这,就是王鑫生的与众不同之处;这也使他常从众多绘画艺术家中脱颖而出。他的创作总是能为你带来意外和惊喜。

画家拿出他刚刚修改完成的第三幅作品给我看,这是幅带有明显写实风格的画作——少年孙中山远赴夏威夷。稚气未脱而带着坚韧,身躯瘦削却异常挺拔。少年伟人站在渡轮斑驳的甲板上,凭栏远眺。天际尽头一抹曙光正在撕破黑沉沉的暗夜,海流湍急,涛涌风劲,主人公随着海风高高掀起的衣摆呼拉作响,预示着那必将来临的结束千年“帝制”的滚滚春雷。

一个年仅十几岁的中国少年,远离家园,跨越重洋,去寻求救中国,兴中华的真理。画家的视角是独特的,他把人们的目光聚焦于一个未成年的伟人身上,意味深长而耐人寻味。画家告诉我,这幅作品他准备题名为《曙光》。

一位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有四大文献,依年代先后顺序是:一、耶教圣经登山宝训;二、英国大宪章;三、美国独立宣言;四、孙中山先生所创立的三民主义。王老师告诉我,国父至死都是位虔诚的基督徒。我们不难发现以上的文献排序是一脉相承的,孙中山的主义、学说,他后来的建国纲领,治国方略,废帝制建共和,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随处可见西方民主、共和、宪政的价值观和启蒙思想。《独立宣言》的作者,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他主张土地分权、以公民教育和地方自治为民主政治的基础。在美国,它代表了年轻的美国的民主理想主义。从小接受美国教育和受美国革命影响的孙中山,于1904年所撰写出的第一本讨伐专制的檄文《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便是沿袭《独立宣言》的蓝本和要义。

王鑫生三幅画作凝聚了他对这位影响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一代巨人的无比敬意和敏锐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他对我说,表现技巧和绘画功力很多人都具有,但真正有前瞻的思索和观念的艺术家可谓凤毛麟角,所以我们在表现历史和伟人时太少骇世惊俗之作。我所熟悉的这位画家,在这一次的创作中又一次出色地实践了自己的理念。我被他和他的作品所深深打动,我不由想起画家张晨初评论历史作品的话——“追寻感悟历史的视觉,借伟人的光影照亮现在,借历史的力量震撼我们的内心。在画布上,视觉的愉悦,形式的动人都变得次要起来;凸显而出的,或许是对我们自身发展历程的怀念与反思,或许是对过去无言的感慨,体会那逝者如斯夫的苍茫意境。他们代表一个时代,一种价值,一种文化。在他们面前,与他们对话,感觉我是谁,在干什么,我过得如何,要去哪里,我能做什么,创造何等价值,我在思考什么,理想追求在何方……”

王鑫生的画作留给我们的是沉甸甸的思索,它告诉世人:孙中山当年的主张和理念,在百年后的21世纪,仍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和追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