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民族音乐会艺术讲评
音乐会结束这些日子里,作为艺术指导,我一直在消化回顾乐队的首场演出,并仔细审听了我们演出的实况资料(视频),结合一些反馈意见,特别是专家的意见,梳理出几条经验教训,特别是自己的失误来和大家检讨及讨论,为的是在以后的演出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演出不象写文章,写完可以修正改错;我有的文章甚至一改再改,要付印了,可能还会动几个字。但演出的错你没有改正的机会,错就是错了,那是永远的遗憾,任何举措都无法弥补挽回。
下面我按节目顺序逐个对演出讲评分析(仅对我们乐队自己的七个节目)。
一,《喜洋洋》,《京调》
作为开场曲,这两首器乐合奏的表现,远优于九月的那场演出,打击乐的参与使两部作品在气势上得到有力加强和烘托。这要感谢国剧社的朋友以及家骅和石大姐的努力。《喜洋洋》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弹拨乐组,这是吴老师的功劳;《京调》的明显进步是第二遍反复笛子乐段,彻底解决了音准问题。这样,使开场曲在总体质量上,发挥出了我们的最好水平。如果说问题,还是拉弦乐组的音准问题。这里涉及我的失误——演出前忘记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亲自对逐个胡琴进行调音;而在九月的演出时,这项工作演出前就完成了。这次的疏漏是个不可原谅的过失。而且直接影响了后面的弦乐节目。
二,《良宵》
这个节目在演出效果上,应该算是问题最大的一个节目。听起来很不舒服,这无疑是音准问题造成的。有定弦的问题,也有演奏技术上的问题。《良宵》是首非常经典的二胡作品,配上大提琴是为了开辟多种组合,和解决一种乐器音响单一的尝试。大提琴与二胡的组合不是我的发明,从马友友那里早就有了尝试,譬如李安的电影《藏龙卧虎》音乐中二胡与大提琴的演奏就非常经典。所以我觉得问题不是出在这种组合上。这个节目表现不理想倒是提醒我,以后改成专业组合来演奏,胡琴不要这么大的规模,经过优化精简,音准这个顽疾自然会消除。作为民乐队的首演,我当初的出发点过于考虑让民乐大规模的亮相,而忽略了乐手过多、技术参差不齐会造成演奏效果不理想这一因素。这个责任应由我来承担。
三,《中国风情》
我们乐队有个我很满意的笛子乐手小闫姑娘,作为乐队的艺术指导我对她是很信任的。但这个偏爱促成了我在这个本来该出彩的节目上的失误。小闫的演奏无可指责(除了服装),问题出在了作品的选择上。因为不少观众以及专家都提出这部作品不太适合在纯音乐会上的演出,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得不到有效发挥,六种乐器反而给人以作秀的印象。这些意见尖锐了点,但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当初我在构思音乐会总体架构时,我的着眼点是民族音乐的经典作品。从笛子的曲目选择上,我一开始是安排《姑苏行》和《京调》两个曲目。前者意境深邃、优美委婉;后者欢快活泼,喜庆热烈。我们乐队也确实完成了这两首作品的排练。但后来由于我们还拿不出象样的合奏作品,只好把《京调》归到合奏节目中。小闫可能出于《姑苏行》柔美有余激情不足,向我提出更换曲目的要求。她提出的曲目我不熟悉,也从未听过演奏;更不可原谅的是我没有把这个问题提交队务会进行讨论,擅作决定。如果我们坚持原有的安排,再增加一首风格热烈激昂的经典笛曲,那么小闫一定会发挥的更好。所以这个责任由我来负。
四,《大宅门组曲》
大家如果读过我那篇《寻找迷失的家园》一文,就会知道我是把这个节目当作这场音乐会的重点作品推出的。从演奏时间上、乐曲篇幅上,参演人员上,可称为这场音乐会最大的作品。我仔细听了数遍演奏录音,除了几处较大失误外,总体上还说得过去。这主要得益于京胡的出色演奏,和吴老师亲自出马担纲独奏乐句。小提琴声部的表现可圈可点,打击乐也成绩斐然。最大的失误出现在我身上,主题歌第一个急急风我指挥错了一小节。此错在以往任何一次排练包括当天彩排从未出过,恰恰在正式演出中出了错。这个失误直接导致歌唱者与乐队整个乐段脱节,直到集体拨弦乐段才算恢复。是众乐手救了场,但作为指挥这一过错不可原谅。第二个较明显失误是世家里京胡与乐队的脱节,这里有演奏的问题,也有指挥的问题。听录音时我发现自己处理节奏速度失当。第三个失误是该作品开场那一声打击乐,没有打到中心,使这揭开历史帷幕的一击,打了折扣,此处我的指挥手势有明显失误。
五,《小花鼓》《赛马》
这两首作品后者比前者表现要好,《小花鼓》在反复时出现多次错误,这些错在以前的演出和排练中从未有过。一开始我想不通,后来突然意识到自己又犯了大错,错在自己坐的位置。九月演出的二胡齐奏,我与许瑞庆各坐一端,压住两边阵脚,大家都没拉错;这次彩排我与李奇也是这样坐镇的。可偏偏上了场,大家一搬椅子,紧跟着就坐乱套了。作为我当时完全来得及重新调整座位,可我偏偏没想到,更没做到。我,老周,李奇坐到了一起,一头沉,打破了平衡。另一端突然失去领奏,就乱了章法。这是一个完全应该避免的沉痛的教训,我应承担全部责任。
六,《金孔雀与凤尾竹》
这个夫妻档的演奏无可挑剔,两件乐器音效特别,舞台造型美仑美奂。问题出在伴奏上。起初的安排是由民乐队来伴奏,但排练几次弹拨乐全员缺席,其结果一直是半成品。临到彩排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安排排练了,所以演奏者提出这场演出暂由CD伴奏,我就同意了。其实这是违背我的原则的。我一向主张在正式音乐会上尽量避免使用CD背景音乐伴奏;在国内正式音乐会上,使用CD伴奏通常是被禁止的,除非是综艺性晚会,譬如央视的综艺栏目。在我自己的演奏上,我也是一直坚持这一原则。如在地震赈灾义演中,我拉《一枝花》就是清奏(无伴奏),事后辛雷还问我为何不加CD伴奏。这些年我自己的独奏只有两种:钢琴伴奏或无伴奏。使用CD只是在商业场合或聚会性演奏中。所以这次音乐会征求二胡独奏作品时,我曾有过一丝犹豫,因为我知道这两首作品一定会使用CD伴奏。当然目前受各种条件所限,我们还不能马上达到这一要求;但我们会向这个方向努力,并将之与我们的整体排练计划紧密结合起来。将来的所有独奏,力争实现乐队,钢琴,合成器甚至清奏。这方面吴老师和她的弟子们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榜样。
七,《夜深沉》
作为闭幕节目,这个作品的演奏打分应该是最高的。各声部的表现都很出色,二胡声部仍然被音准所拖累,但也拿出了历史最好水平。弹拨乐古筝效果特别到位,吴老师率领的琵琶演奏准确清晰,使我们的音效十分接近专业水准。京胡与打击乐的表现好于历次排练;整个演奏气氛被大家的高涨热情有力烘托起来,所以观众的反映十分热烈,给予了这部作品较高的肯定。综合考量以上七个节目,开场曲闭幕曲应属上乘。这除了归功于大家的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萧楫老师,作为我们乐队的灵魂。没有他就没有这成绩,我们全体要感谢他的热诚付出和精湛的指挥艺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